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

學習表現的探討--以自然科ai-Ⅱ為例

共同備課,包含共備教學(學習內容)和共備評量(學習表現)兩部份,共備的對象不同,共備的形式和目的理應不同...

學習表現關聯性示意圖

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活動,最後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擁有科學探究的習慣,不過這樣說實在很籠統,所以在108課綱中有設定「學習表現」指標,並依照學制區分學習階段(國小是依照學年區分)

談教改的專家很喜歡拿「教魚爬樹」當例子來說要個別化教學的重要,但很抱歉,義務教育就是不管你是魚、是狗、還是鳥,時間到了就是當你已經學會了,要去學下一個東西...

因此,在談「學習表現」時,不同學年間有銜接的問題;同學年不同年級間,有學習程度差異上的問題,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,義務教育階段學習表現如下圖:


在同學年的情況下,以學習目標ai指標(科學的態度與本質a-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i)為例,3-4年級學生該有怎樣學習上的差異?

ai-Ⅱ-1保持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,透過不斷的探尋和提問,常會有新發現。 
ai-Ⅱ-2透過探討自然與物質世界的規律性,感受發現的樂趣。 
ai-Ⅱ-3透過動手實作,享受以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