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

申請進階專業回饋人才認證

沒想到是在擔任總務主任期間來申請這個認證,做一下紀錄,關於共備觀議課,為什麼最後會選擇使用TDO授課教師主導模式(什麼是TDO)(了解更多)來進行

一直有疑慮,因為認為「一個教師的思維和時間有限,無法完全掌握教材知識與設計多元化的學習任務」、「一個教
108年10月23日的疑惑
師教學時,也無法充分觀察到每個學生的學習表現;即使知覺到學生學習困難,教師可能也難以獨力發展合宜的教學策略」...所以「教師需要組成學習共同體或學習社群,進行共同備課、相互觀課與集體議課,發揮集體智慧,讓學生學得更好,讓自己教學更專業」,這樣的推論實在太理想化,因為「學習共同體」這樣的概念就是「世界大同」一樣,好是很好,但是不切實際;亦或是要在六班的小校組織「學習社群」這種需要
一群具有共同信念、願景或目標的教師來運作的組織明明強人所難...

把好事辦壞的原因有很多種,教育現場最常見的就是.....反正最後就是要評鑑或是繳交成果資料等等,沒有做就是你有錯...

教改的措施都是一種新的觀念或技術

所以回到「共備觀議課」這個問題,會推廣它是因為有這樣理想化的流程吧:

教師群開發出能直接運用在課堂上的教材,然後授課教師進行授課,同時其他夥伴進行觀課,最後透過議課來進行教材修正...

可是當一個領域只有一個教師時,我必須花時間去跟沒相關教學經驗的老師(只是正好都有空堂)或只是有關連的老師(如不同年級同科目的老師)一組討論,在「知曉階段」我就不會因為共備觀念的導入而感到滿足,我的「興趣」自然不會因為知道這件事就被喚起,共備這件事自然會被「衡量」為沒有需求...

資料來源
用創新擴散理論來看這件事,創新的擴散失敗,所以後續的觀課和議課就只被當成新增的例行公務了,要是覺得教育單位很少談「創新擴散理論」(這是我碩士論文的核心),那就用「成人學習理論」來看

以下是邀請老師來和我一起完成觀議課工作的利祿1090416自然課-線上演練-利用實物投影機和雙螢幕1100115自然課-線上演練-利用數位白板和線上程式1110416自然課-利用資訊工具做小組合作學習1101105自然課-有操作活動1110316科普校訂課程...

我的經驗是沒強制力的情況下,撇開沒有空堂的關係(我希望這是主因),雖然課程應該還算有趣或有特定目的(這是我自以為),但還是沒人會自願來跟你議課或觀課的...

要能解決的內發的需求(問題)




一、對象:豐年國小三年學生20人(男11女9,接受資源班服務學生6人)
二、上課時間:1節課40分鐘
三、上課內容:複習三年級下學期自然科南一版「第二單元:溫度影響物質的變化」-「活動1物質受熱的變化」及「活動2溫度影響水的三態」部份:物質受熱、蒸發、凝結、融化及凝固等現象
四、授課老師期待:在課堂管理.學生學習成就以及學生參與學習這三部分進行教學觀察
五、觀課者選擇的觀察工具:
(一)課堂管理部份,使用教師移動量化分析表--提供量化數據給給老師做班級經營的參考
(二)學生學習成就以及學生參與學習部份,提供兩種工具讓老師選擇:
1.高效能教師觀察紀錄表:但考慮尚未與教師建立信任關係,